中国女排重建亮相,老将缺席引猜测,新人表现能否接班?
中国女排重建亮相,老将缺席引猜测,新人表现能否接班?
4月28日下午,中国女排训练公开课的直播直接掀起了一阵舆论狂潮。
球迷的期待值拉满,因为这是新周期的第一次公开亮相。
赵勇挂帅,13名稚嫩的小花入选,几位老将还在场撑阵——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次公开课就是为了给球迷喂点定心丸。
但问题来了,朱婷、张常宁、袁心玥去哪了?
她们缺席,是在养伤,还是彻底退出国家队?
老将不在,新人能扛得起这份责任?
直播结束后,这些疑问不仅没有解开,反而更浓了。
你说,这支中国女排现在是什么状态?
一句话,重建!
从教练组的分工,到技战术方向,再到人员配备,这场公开课就像是新团队递交的一份试卷。
赵勇想告诉大家他在干什么,但这份试卷上的答案,只能说是“模棱两可”。
先说球迷最关心的“朱袁张三人组”。
她们缺席公开课,直接成为这场直播里最大的悬念。
朱婷的手腕伤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,宁愿去国外打联赛也没回国家队,说明她的状态还没到能扛大旗的程度;袁心玥呢,平时在社交媒体上的动向都相当低调,让人摸不着头脑;张常宁也未有具体消息流出。
这三人目前能不能回归国家队,几乎成了一个谜。
但你看直播时,老将里剩下的王梦洁、龚翔宇和王媛媛表现倒是挺稳的。
王梦洁依然是那个跑动到位、防守精准的自由人,看着就让人安心。
龚翔宇虽然暂时没比赛状态,但她的技术和经验还是能撑得住一些关键时刻。
王媛媛的拦网倒也亮点不少,但问题是,她们三个能撑多久?
朱袁张不在,中国女排就像少了半壁江山,光靠这几位老将带队,怎么看都觉得差点意思。
再说教练组的分工,这次太细了,细得像拆手机。
一人管一个组,赵勇负责副攻,助教杨昊盯主攻,张晨看接应,袁灵犀抓二传,于飞负责自由人。
乍一看,分工明确,这支新团队的效率应该是有保障的。
但问题来了,分工明确归明确,技战术方向却显得有点飘。
赵勇教练给出的关键词是“提速”“整体”“副攻”,翻译成人话就是,继续蔡斌的光速排球,同时增加副攻的参与度。
这逻辑听着没问题,但实操起来呢?
直播中,二传殷小岚和副攻王奥芊练得挺努力,提速的意思能看出来,但失误也不少。
年轻队员的配合还在磨合期,整体性打法的效果暂时没显现出来。
而主攻组的唐欣,她是那种典型的力量型选手,能不能真正融进快速打法,还得看后续表现。
总之,这技战术方向像是蔡斌路线的延续,但实际效果还远没达到理想状态。
接下来聊聊新人。
13名小花,个个稚嫩,却个个是希望。
比如唐欣,她在集训里还试过客串接应,说明教练组对她的多面手能力有期待。
她力量挺强,但速度和配合能力,还得打磨。
再说董禹含,这是个速度型主攻,适应能力快,偶尔还能打出漂亮配合,听着不错吧?
但你让她直接接班当核心,这显然还差点火候。
副攻陈厚羽和单琳倩的拦网效率算是初显潜力,但真的敢放到国际赛场上扛大旗吗?
接应组的范伯宁看着挺有力量,扣球质量也还行,但整体表现离“国家队标杆”还差点意思。
问题是,这些新人真的能顶上来吗?
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她们的技术潜力确实让人看到了未来,但潜力和实力之间隔着的,是比赛经验和心理稳定性。
尤其是面对强敌时,这些年轻队员能不能保持冷静和精准发挥,是个很大的问号。
还有一个需要说的点:新人和老将之间的角色分配怎么搞?
赵勇的训练方向似乎是想让新人扛大旗,但老将的经验又不能完全被忽视。
球队的磨合需要时间,但巴黎奥运的时间不会等你。
从训练到比赛,中国女排的时间窗口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短。
在这种情况下,赵勇的选择,必须得更坚决一些。
看完这一堂公开课,有些话不吐不快:中国女排的重建路,真不容易。
从技战术的方向到人员的磨合,问题一个接一个。
这次亮相是展示,也是表态,但这份表态能否兑现,就得靠比赛来说话。
球迷当然希望看到这批新人能扛住重任,希望朱袁张早日归队,但理想归理想,现实会不会给你当头一棒,还真不好说。
所以,赵勇和他的团队,未来的挑战可不轻松。
巴黎奥运的时间紧迫,球迷的耐心也不是无限的。
下一次亮相,希望不仅仅是训练课上的答案,更是比赛场上的结果。
球迷等着你们给出成绩,别让这一堂公开课,变成空头支票。
